简介
615小鼠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和血液研究所培育的一个棕色小鼠品系。1961年5月,研究人员使用昆明种白化雌鼠和从前苏联引进的雄性C57BL近交系黑色小鼠进行杂交,然后用杂交的第一代进行同胞兄妹交配,连续20代以上,最终培育出615近交系小鼠。该品系的肿瘤发生率为10%-20%,对津638白血病敏感。
615小鼠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。1963年,研究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出一株小鼠白血病病毒,命名为津638病毒,并在多种实验动物上成功地诱发白血病。1965年,将津638病毒诱发的615近交系小鼠白血病细胞在同系小鼠皮下接种,成功地建立了可移植性小鼠白血病模型。此后,实验白血病组对该模型的生物学性进行了系统研究,医科院药物所完成了该模型对多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。这是我国最早建立成功的白血病模型。
此外,615小鼠还用于肺癌研究。例如,HP615小鼠肺癌瘤株源自615近交系小鼠自发肺腺癌的瘤组织小块,同系小鼠皮下移植及传代,移植成功率达100%。